血管性癡呆是一組由腦血管疾病所致的嚴重認知功能障礙綜合征,為老年性癡呆的常見病因之一。根據病因和起病的形式,血管性癡呆主要有多發(fā)性腦梗死性癡呆(MID)、單一梗死所致癡呆、小血管病變所致癡呆、出血性癡呆、腦低灌注狀態(tài)所致癡呆、混合型癡呆及各種腦血管炎,以及先天性腦血管異常等所致癡呆。其中,MID型癡呆最為多見。一旦患上血管性癡呆,病人就會出現明顯的精神癥狀,如記憶力差,計算力、定向力減退,或有血管病繼發(fā)的神經損害問題。MID型癡呆病程多呈階梯式進展,每次發(fā)作后可殘留一些神經精神障礙,反復發(fā)作疊加,直到智力全面衰退。
在老人發(fā)病的早期,家人就應從蛛絲馬跡中捕捉到輕微的異常之處,以便早干預、早預防,延緩癡呆的進程。目前血管性癡呆診治原則包括防治卒中、改善認知功能和控制行為及精神癥狀,主要應用促進腦循環(huán)、改善腦組織代謝、作用于神經遞質的藥物。對同時伴有心腦血管病和糖尿病、高血壓等病的患者,還要及時糾正原發(fā)疾病,其中特別要注意對心房纖顫的防治。